HPM的法國經驗:在教學中融入古代數學問題

台師大學數學系 洪萬生教授

        問題及其求解(problem-solving)是數學的靈魂,大概是數學家與數學史家對『何謂數學』的一個最根本共識。譬如『費瑪最後定理』的證明追求,就大大地主導了數學界主流的知識活動。在數學教育過程中,如何設計(或選擇)恰當的『問題』作為課堂練習或課後作業,當然也是數學教師必須嚴肅面對的工作之一。誠然,恰當的問題,不僅可以提醒學生隨時綜合整理所學,引發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在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幫助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評量狀況,調整教學的內容與策略。

        不過,問題設計得適『才』適『性』,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教師(包括明星學校的名師)設計題目難如登天,根本起不了『問題』在數學發展(或學習)過程中所扮演的積極角色。其實,對於擁有一點數學的專業訓練的教師而言,難題儘可順手拈來,天下畢竟沒有考不倒的學生!然而,要想將題目設計得恰當而深刻,教師就需要對數學專業多一點洞識與練達了。

        當然,在某些脈絡中,某一數學問題的恰當與否,大概不容易有一致的判準。譬如試證明『圓面積等於半周半徑相乘』(出自【九章算術】)、『兩圓形的比等於其各自直徑所張拓的正方形之比』(出自【幾何原本】)與『圓面積等於其半徑與圓周長為兩股的直角三角形面積』(出自阿基米德【圓之度量】)等三個『圓面積』公式,哪一個比較『恰當』,恐怕就取決於『被使用』的脈絡了。

        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將充實問題的『庫藏』視為第一優先。而這正是HPM的推動者可以大力挹注之處。無論如何,如何將古代數學問題『融入』課堂之中,並進而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果,或許也正是HPM無法迴避的『正當性』了。有鑑於此,法國的HPM成員由Evelyne Barbin領導,在1980年代初期組成『數學認識論與數學史』跨校IREM委員會(The “Epistemology and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nter-IREM Commission),結合中學教師、師資培育教授、數學教授、哲學教授、歷史教授、物理教授以及科學史家,共同來探討HPM的相關議題。其中IREM是指法國教育部設於25所大學的數學教育機構(英譯為Institutes of Research into Mathematics Education),其目標近似我們的教師研習中心,但功能看起來則更為積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們經常將數學教師在職進修或講習『暴露』在國際性、跨學門的研討會活動之中。

        在此,我們打算與讀者分享的法國經驗,就是由Evelyne Barbin所主編的History of Mathematics / Histories of Problems (Paris: ellipses, 1997)。本書(總共429頁)收集了十五篇論文,作者大約有30位,都是各地IREM的工作伙伴。此一研究計畫最早由里昂IREMGilles Bonnefoy所提議,目的當然是將數學問題融入數學教學之中。不過,其策略則是將『偉大的問題』(great problems)視為數學知識成長的中心主題(themes)。於是,在本書十五篇論文中,作者(們)都努力出入文本,鋪陳各種相關數學問題的誕生與發展,以及這些究竟又如何引導了提供解答的數學工具之創造與轉化。誠如Barbin指出,這十五篇論文正好是十五個『偉大的問題』的故事,因此,它們所涵蓋的也正好是這十五個問題的歷史。

        然則,本書的進路究竟凸顯了何種特色?或許我們可以先考察古代數學問題(或其等價形式)在數學與數學史書籍中所出現的樣貌。一般而言,在數學書籍中安排『穿了時裝』的古代數學問題,無疑是數學家寄物抒情的一種風雅,然而,它所表現卻常常是『去蕪存精』 --『去了脈絡』(de-contextualized)的知識面向。另一方面,在數學史通史類撰述中安排『在脈絡』(in context)的問題,譬如Carl BoyerA History of Mathematics (1968) 以及Lucas N.H. Bunt等人的The Historical Roots of Elementary Mathematics (1988)等書所列的『習作』(exercises),目的則偏重『純』數學史的考量,至於讀者是否因此引發數學認知的反省,則有賴於數學史的教學互動了。第三種比較『另類』的著述,則是Hugh Neill所主編的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1994),由於此書是為英國中學選修『數學史課程』而寫,所以,課堂練習與課後作業的設計雖然取自相關的數學文本,但是,數學知識結構的連貫性倒是充分地照顧到了。儘管如此,此書專意在『數學史素養』而非數學本身,殆無疑問,除非讀者願意相信『數學史』是『數學』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現在,讓我們回到Barbin所編輯的這本書上。在本書中,每一篇論文的論述主軸都是取自數學文本的問題。譬如第一篇”En Route for Infinity”Michel Guillemot Denis Daumas共同執筆,就包括了23個習作,題題相扣,前後一貫,從古埃及的記數符號出發,經戴德金與康托爾的對話,終於連續統假設。其中內容涉及數學、無限哲學(譬如畢氏學派、亞里斯多德與波爾札諾(Bolzano)的論述)以及數學史,可貴的是,每一個成分都融成一體,充分再現數學知識的『在脈絡』風格。這樣的題材對一般的中學生而言,負擔當然沈重。不過,Barbin也特別指出,本書的訴求對象是現任或未來的數學教師(尤其是學程的最後一年),如此說來,數學教師需要何等的數學史素養,就不言可喻了。總之,本書不僅值得採用,而且對我們自己亟待建立的HPM傳統,也有很大的啟發!

參考文獻

洪萬生 (1994) :『數學史上三個公式積圓面』,【科學月刊】二十五卷七期,頁539-544

洪萬生(未刊搞):『數學家書寫歷史:兼評John Stillwell的【數學與它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