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展 二 三 事

台北市景興國中   彭君智老師

        國三時頭一次聽到科展,三位同學被「派」去研究,後來一位保送武陵。高一時,和同學做水果電池(每班要出一件作品),結論是:誰來發明「四用電表」?教書之後,指導過兩次科展,很幸運的有點成績,在此拋磚引玉,把些許見聞和心得與大家分享:

【現況】科展在各縣市早行之久遠,但在專事「傳道、授業、解惑」的學校,則如天高皇帝遠;而在某些學校則是「皇上不急,急死太監」,被列為資優班師生的重點項目。故每年一度的盛會,似乎成了「科展老兵」的聚會。

【指導】一般說來,科展難,難在沒有題目、沒有課本、沒有人教,而最為人所詬病的便是:老師捉刀。其實「教與學,本相長」,指導教師絕對會變成「共同研究者」。學生查資料、整理、研究、下結論,但通常不完整(畢竟所知、見聞有限),指導老師便會技癢難耐地「下海」協助,從引導、拓展到歸納,甚至做到後來比學生還認真(知之、好之、樂之)。至於全由老師做好「教」給學生的情形,只能說是少了「教師組科展」,埋沒了有志之士。然而校內科展通常相反,老師真的只掛名、沒指導(鼓勵報名之後,便是修行看個人),學生甚至也沒請教過師長,以致有的研究產生偏差、選錯數據;有的想法很好,但走不下去。如今年本校很多組做商高定理,其中一組曾想過三次方的推廣,但不了了之,若能適時點出費瑪最後定理這段歷史,相信「驚喜」便是學生此次科展的最大收穫。

【評審】第一年北市評完,學生笑不出來,因為教授只對隔壁的電腦有興趣;全國時,學生快哭出來,因為教授愛問不問的。今年可能是位置佳,教授有興趣,問了近二十分鐘,學生出來信心滿滿;全國時則完全相反,教授進門,劈頭就罵,只見有些學生被罵得一蹋糊塗,還來不及說重點,教授已走人;有的雖有招架之力,但也信心全無;只有幾組幸免於難,甚而請到辦公室複審。姑且不論教授對作品的關切程度與得獎是否成正比,但是以「不聞不問」,或是像「審論文」般的態度來對待中學生,似乎不甚恰當。不論是否會得獎,作品好的地方就該鼓勵,若有不完整或是錯的地方,點出來,讓學生了解、改善;萬一真有書籍、刊物與作品雷同,更是提出資訊供學生參考、比較的好時機,因為就數學歷史而言,這種「家常便飯」,鼓勵都嫌來不及(除非是存心抄襲)。而學生提出來的疑問,也應盡量深入淺出的給予回答(對象只是個中學生),而不是群、拓樸等專有名詞。至於罵,相信是最失敗的身教與言教。

數學上的家常便飯(不同的人、時、地、事、物,竟發展出相同的定理),只要懂得珍惜,都可以是山珍海味,舉個例:提到畢氏定理,相信不少老師會介紹些歷史:百牛定理、根號2跳海、勾股弦圖¼ 等,甚至費瑪也參一腳。以下這個畢氏的發現請大家玩味:如何從圖形數(註一)推論出弦、股數差1的直角三角形?例如(勾,股,弦)=(3 , 4 , 5 )、( 5 , 12 , 13 )、( 7 , 24 , 25 ) 不少學生(通常不是考一百的)由觀察、類比,很快就推算出接下來會是( 9 , 40 , 41 )、( 11 , 60 , 61 )¼ (註二),奇怪的是,對圖形數卻都沒輒。每當下課前點出答案,學生才發現「被耍得漂亮」,不要說弦、股數差1,要找差n的也不是問題(註三)。

課堂上,大家習慣用「結果論」:告訴你三角形內角和等於一百八十度,然後才去用各種作圖、摺紙、剪貼等方式說明為什麼?補習班最強,直接印一疊比課本還厚的「攻略本」,如此能出幾個像巴斯卡的怪胎:重新發現三角形內角和定理?而身為數學教師的我們,對於數學,又曾有過多少像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原理般的驚喜?其實,不論是對老師還是對學生而言,數學處處都可以是科展(不是每個都要拿去比賽),只要細細品嚐,哪天不小心,你我就可能踩著前人走過的足跡,再次享受發現的樂趣,甚而打開數學å 的另一片天。

註一:圖形數詳見數學家傳奇(九章出版社p.98~p.100)

註二:學生通常可觀察出下列結果,再經定理計算確認。

a:勾為連續奇數 (3,5,7,9,11¼ 等差數列)

b:股為二階等差數列 (4,12,24,40,60¼ )

c:勾的平方=+ 弦 (還有不少漂亮的結果)

p.s.還未曾碰過能由題意推算出公式的學生:

註三:畢氏學派的發現,其來有自:萬物皆為數(而且是有理數),故當發現驚為「神喻」的定理時,當然得和教義相輔相成,否則就得去跳海發現無理數,而找出所有整數邊的直角三角形,就等於是找出所有有理數的直角三角形。圖形數在這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三角數(Ti=1,3,6,10,15¼ )其實就是等差級數數列

四角數(Ri=1,4,9,16,25¼ )碰到平方,故線索就在其中。它可以表示成兩個連續三角數的和:Rn = Tn + Tn-1,或是首n個正奇數的和:
Rn = 1 + 3 + 5 +¼ + ( 2n-1),觀察 3*3= 1+2+3+2+1 =1+3+5

4*4= 1+2+3+4+3+2+1 =1+3+5+7 5*5=1+2+3+4+5+4+3+2+1=1+3+5+7+9

到底弦、股數差1的關鍵在哪?(可別想得太複雜,免得事後發現被耍)原來5*5 =1+3+5+7+9 = 4*4+9,所以從Rn到Rn+1所加的奇數2n+1,若恰為四角數時,即為所求,而且很快就能歸納出註二中一籮筐的現象。欲求弦、股數差n時,只要從Ri到Ri+n所加的(2i+1)+(2i+3)+¼ +(2n-1)恰為完全平方數時,便萬事OK,也能找出註二般一卡車的結果。從時代背景來看這樣有目的的發現,您說美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