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師成長的範例

台師大數學系教授 洪萬生

        由西松高中與該校教師會承辦的「教師專業成長系列(二)」(1999年10/23起至11/21止),之教師研習報告已經彙整成冊。在即將出版惠及更多數學56+教師前,筆者有幸應邀寫幾句話,深感榮幸與欣慰。

        這本研習報告彙整,給筆者兩個極深刻的印象:首先,西松高中教師會推動教師專業成長的『前瞻性』;其次,參與研習教師的熱情與回應。長久以來,中學數學教師一直都是校園寵兒,實在很難想像「專業成長」會成為他(她)們的一種「修辭」(rhetoric)。現在,這本集子的出現,讓我們「驚艷地」發現:有一群數學教師正在進行「寧靜革命」。不過,她(他)們並沒有變得「麻辣」,倒是拿起筆來,個個都表現得頭頭是道,不太像一般人所熟悉的刻板印象。

        通常受過大學數學專業訓練的人,大都習慣與柏拉圖的「理想世界」(ideal world)(相對於「現實世界」(material world))對話,因而比較拙於日常語言的表達。於是,有很多數學教師寫起數學文章來,彷彿是在安排上課講義,完全讓人感受不到傳道解惑的迷人風采。儘管如此,數學教師畢竟天生「才」質難自棄,只要稍加鼓勵,就可以立刻脫胎換骨,令人刮目相看。像本集子很多論述的表現,就不輸給個中老手,真是為數學教師專業成長樹立了典範。

        一般而言,數學教育架構的三大支柱不外乎課程、教法與學習。因此,數學教師專業成長的內容,至少應該涵蓋三個方面:(1) 教師是否有能力評鑑課程與教材;(2) 教師是否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與評量;(3) 教師是否願意對數學知識「從容地」變換觀點與教法。在本集子中,西松高中教師會所彙編的「高中數學教學問題」與「國中數學教學問題」,就勾勒了數學教師專業成長可以而且值得具體發展的很多方向,譬如:

•為什麼最小質數不訂為1,如何說明以澄清其觀念?

•什麼叫做無限(無窮)?

•比較0.999... 和1的大小,並說明你的理由。

•為什麼拋物線不是雙曲線的一支?

•直式開方法與十分逼近法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 3:2 中的冒號可以改為除號?

•某生問為什麼3026.gif (889 bytes)叫無理數?而 5 / 13 就稱有理數?這是什麼道理?

•函數的起源為何?為何如此定義?(為何不可一對多?)它有什麼用?

諸如此類問題,不過順手捻來,然而,它們卻是極真實的教學問題,同時,它們不只擁有知識性 (epistemological),同時,也蘊含了非常豐富的歷史 (historical) 與文化(cultural) 興味。我們相信數學教師無論採取哪種進路 (approach) - 譬如PME或HPM或甚至於兩者的結合,只要逐步深入回答或澄清這些問題,他(她)們一定可以「進而研發教學策略,提昇教學品質,寓教學於研究,用研究於教學。」

        現在,本土的教師專業成長已經跨出了第一步。對它往後的發展,我們在此獻上誠摯的祝福,期待它為臺灣數學教育史寫下劃時代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