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師大數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陳鳳珠一般人都知道虛數是方程式x2+1=0的根,在合理的推論之下,虛數應該是誕生在二次方程中。如果你也這樣以為,那麼數學史家的觀點,絕對出乎你的意料之外。在數學史的發展過程中,早期的數學家面對方程式x2+1=0時,和我們現在的國中數學課本處理方式一樣,他們認為這樣的方程式是無解,當然也就沒有發明一個數來表示方程式x2+1=0的根。因此,當我們回顧虛數誕生的故事時,便會認同數學史家的觀點,虛數並非誕生在二次方程式中,而是在三次方程。
關於虛數誕生的故事,可以從西元1545年義大利的學者卡當諾(G. Cardano,1501-1576)談起。卡當諾是數學史上有名的怪人,不但博學多才,通曉醫學、數學與天文學,且喜好賭博與占星術。他對當時的一切知識相當投入,著述豐富且涉及許多方面。在1545年時,卡當諾發表了他的傑作《大術》(Ars Magna,原意為「偉大的技藝」),其中介紹一般三、四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最為著名。書中首先以具體方程為例,說明了(不完全)三次方程x3+mx=n (m、n為正整數)的解法:「將x項係數的三分之一自乘三次,再加上方程式常數項係數n一半的平方,將兩者之和開平方。將此過程重複一次,其中一根加上常數項係數n的一半,另一根則減去常數項係數n的一半……然後前者的立方根減去後者的立方根,剩下的即為x的值。」換言之,所謂卡當諾公式解即是
x = 。
例如卡當諾求解三次方程x3+6x=20時,根據他的公式可得到
x= = 。
卡當諾的論證純粹為幾何性質,涉及單純的立方體與其體積。用現代的代數方法說明,亦即設t-u=x,則原方程式x3+mx=n變成(t-u)3+m(t-u)=n,
利用立方和公式展開
t3-u3-3tu(t-u)+m(t-u)=n,化簡後得t3-u3+(t-u)[m-3tu]=n。觀察後,令
3tu=m與t3-u3=n,從前式可得u=m/3t,然後帶入後式得到,兩邊再乘以t3,且重新整理可得方程式。若將此方程式視為t3的二次方程式:,利用早已為當時數學家所熟知的二次方程式公式解得出:==,
接著將
t開立方可得。我們從u3=t3-n,便知或。
最後,我們得出三次方程式
x3+mx=n的卡當諾公式解x = t-u=。
要特別注意的是,十六世紀時的數學家要求方程式中的係數必須為正數,因此,卡當諾在書中分別針對x3=mx+n、x3+n=mx等等(不完全)三次方程,提出了以現代眼光來看似乎是多此一舉的公式解。《大術》的最後,卡當諾做出了結論,他認為三次方程已獲得解答。事實果真是如此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為他所處理的是不完全的三次方程,並非針對一般的三次方程式。儘管如此,對於三次方程的解決,卡當諾公式仍令人感到相當振奮。不過,卻也因為卡當諾公式的出現,引出了一個數學史上的重要難題。
接著出現的難題,卻成為虛數誕生的契機。當我們考慮到三次方程x3=15x+4時,卻出現了令當時數學家難以解釋的結果,因為根據卡當諾的公式解可得x=。就當時數學家的觀點,出現負數的平方根絕對是不合理的,所以很容易忽略它,而認為這個三次方程是不可解。然而,我們卻可以輕易的檢驗出x=4是此三次方程的一個解,但是為何在利用卡當諾公式所求得的結果中,卻沒有看到x=4出現?究竟所得到的解和4有沒有關係呢?
事實上,卡當諾早已遇到虛數根的問題。他在《大術》第三十七章中,提出並解決這樣的問題:「把10分為兩部分,其中一部份乘以另一部份結果為40…因此,將分成的兩部分應是5+和5-。」並且分析:「讓我們解除思想的束縛,用5+乘5-,我們便得到25-(-15),也就是25+15。因此乘積為40。」然後,他寫道:「算術就是這樣的精巧奇妙,它最根本的特點,正如我所說過的,是既精妙又無用。」雖然卡當諾已經遇到虛數根,但卻未能解決三次方程所謂“不可約”(即判別式為負)的情形。關於卡當諾所面對虛數根的困惑,數十年後另一個義大利數學家邦貝力(R. Bombelli,1526-1573)提出了他的深刻想法。
邦貝力認真看待虛數,用它解出不可約三次方程,並建立了虛數的運算法則,這是人們對數認識的一大進步,儘管他仍認為虛數是人為而非真實的數。針對三次方程x3=15x+4的兩個解和4的關係,他暫時拋開當時數學家對虛數 潛在的成見,提出了不受侷限的奇妙想法。因為 和 只是運算符號上的差異,所以他大膽地令= 和 = ,將開立方的結果和作對照可得a= 2,b= 1,然後檢驗出x==()+()= 4。如此,邦貝力不但賦予了虛數的意義,並且也發展出虛數的運算法則,奠定了虛數理論的基石。用現在的符號i=(尤拉在1748年提出)表示,除了乘法運算法則:,,, ,也包含虛數的加法與乘法運算,例如:和。邦貝力深刻洞悉了虛數在代數中所扮演的角色,不愧為十六世紀義大利的偉大數學家之一。
在虛數尚未在數學王國之中取得正統地位之前,許多數學家和卡當諾一樣,認為虛數是不存在的。在1629年,荷蘭數學家吉拉德(A. Girard,1595-1632)曾臆測每個次數大於0的虛數係數方程式至少有一個虛數根,他為了找到方程式根與係數的關係,表示應該接受虛數,至少把它看成是方程式「形式」上的解,如此才能保證n 次方程式必有n個根。此外,笛卡爾(G. Descartes,1596-1650)把負根稱為“假根”(false root),而將前述這種形式的根稱為“虛根”(imaginary root),這就是虛數(imaginary number)這個名詞的來源。後來,高斯認為必須將虛數和區別,才引進複數(complex number)。笛卡兒曾說道:「方程式的根不一定是實數,有時他們可以是虛數。」他辯稱負根可由方程式的變換轉為實根,但虛數根則無法辦到,因此它是虛根而不是實根,它們並不是數目。由此可見,笛卡兒仍是無法接受虛數。甚至牛頓(I. Newton,1643-1727)也不覺得虛數有什麼特別意義,可能是因為當時無法發現虛數的物理意義之緣故。
虛數的地位,一直要到兩世紀後經過尤拉(L. Euler,1707-1783)、高斯(F. Gauss,1777-1855)和柯西(A. Cauchy,1789-1857)的努力,才算在數學王國之中取得正統。 十六、七世紀的數學家,大都把虛數看成是不可能或是不存在的,約翰•白努利(Johann Bernoulli,1667-1748)在1702年的發現引起了相當的震撼。他把虛數引進分析學中,例如:。然而,自從納皮爾(J. Napier,1550-1617)發明對數以來,一直都只容許正數才有對數,約翰•白努利在上列的式子裡,卻出現了虛數的對數,因而引發了長達三十多年的爭議,亦即負數和虛數是否有對數?
關於負數是否有對數的爭論,首先由萊布尼茲(G. W. Leibniz,1646-1716)和約翰•白努利開始,從1712年到1713年之間共長達十六個月。萊布尼茲的看法是負數沒有對數,或者更正確地說,負數沒有實數值的對數。可是,約翰•白努利積極想證明負數有實數值的對數,雙方各持己見沒有定論。後來,這個爭論也發生在約翰•白努利和他的學生尤拉(L. Euler,1707-1783)之間,約翰•白努利仍堅持十多年前的想法, 尤拉卻不同意約翰•白努利所提出的等式:,但尤拉自己也沒有明確的想法。尤拉在1740年在寫給約翰•白努利的信中提及指數、三角函數和虛數的一個關係式,他認為y=2cosx與y=eix+e-ix是同一個微分方程式的解,因此,兩個函數應該相等。這個結果在1747年發表,亦即複變分析學中最根本的公式:,,。
直到1747年,尤拉才提出多值函數的概念來定義非零負數的對數。除了定義虛數的對數外,尤拉在1749年又利用虛數的對數,來定義虛數的虛數乘冪。後來,高斯在1799年的博士論文中,證明了代數基本定理:「每個次數大於0的虛數係數方程式至少有一個虛數根。」他在論文中說道:「只要分數、負數與實數都已完全瞭解,那麼虛數是可以容忍的。」換言之,只要實數系有嚴密的邏輯基礎,那麼虛數的邏輯基礎就沒有問題了。
高斯對虛數邏輯基礎所做的註解,引起了柯西和漢彌頓(W. Hamilton,1805-1865)的回應。柯西採用純代數的方法來定義虛數,他仿照同餘的概念,根據對模實數係數多項式x2+1做同餘類,給出了嚴密且抽象的複數定義。柯西給的複數定義是相當抽象的,另一個較具直觀性的定義,是由漢彌頓在1837年的論文中所提出來,他把複數定義成有序實數對。根據這樣的定義,只要實數系有了嚴密的邏輯基礎,複數系也就會有邏輯基礎了。
數學家之所以願意如此為虛數「扶正」身分,全都是因為它十分「有用」。 虛數發展至今,在處理代數、分析、幾何與數論的問題上,皆可看到複數的蹤跡。讓我們觀察恆等式:(22+32)(42+52)= 533 = 72+ 222 = 232+ 22和
(172+192)(132+152)= 256100 = 642+ 5022 = 82+ 5062。它們會是一種巧合嗎?事實上,它們僅是數論中定理的例子,亦即:(a2+b2)(c2+d2)= A2+B2 = C2+D2。我們利用虛數便可清楚得到印證:
(a2+b2)(c2+d2)= [(a+bi)(c+di)] [(a-bi)(c-di)]
= [(ac-bd)+(ad+bc)i] [(ac-bd)-(ad+bc)i]
=(ac-bd)2+(ad+bc)2
(a2+b2)(c2+d2)= [(a+bi)(c-di)] [(a-bi)(c+di)] =(ac+bd)2+(ad-bc)2。或者讀者願意試試(892+1012)(1112+1332)= A2+B2 = C2+D2,找出其中A、B、 C和D分別是多少?
任何數學知識的發展,都是由解決問題開始,虛數的誕生當然也不例外。希臘數學家丟番圖(Diophantus,250-275)的《算術》(Arithmetica)書中,就已出現負數根的問題:「一直角三角形周長為12面積為7試求其邊長」,但是丟番圖並不考慮虛根的問題,一直到卡當諾才去面對方程式中的虛數根,雖然他認為虛數是精妙卻無用,卻引起邦貝利對虛數的興趣,進一步研究虛數的運算法則。因為方程式的虛數根是不可避免的,虛數不應輕易再被忽視,數學家也因此被強迫去面對虛數。
當然,要讓數學家就此接受虛數是不容易的。正如吉拉德雖然認為要接受虛數,但卻將它視為「形式」上的根;笛卡兒一樣也難以接受虛數,認為是它並不是數。那麼是何種理由,奠定了虛數在數學王國裡的地位呢?在經過尤拉、高斯和柯西等人的努力,除了虛數可以滿足數學家天生對完美的渴望外(例如:滿足算術基本定理),更重要的是它相當「有用」。正如吉拉德所說:「有人可以說這些不可能的解有什麼用?我回答:它有三方面的用處-一是因為它能肯定一般法則;二是它們有用;再有,還因為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解。」總之,它的誕生與發展,倒真地呼應了克萊恩(M. Kline)所言:「虛數……其強自佔入算術計算也,不特未嘗獲得世人之承諾,抑且與算學家之始願相違,但終以日積月累之功,在其表現效能範圍之內,流行日廣。」
回顧了虛數誕生的過程,值得一提的是虛數的出現,與一般人所認知的並不相符。它之所以出現在數學的領域,並不是用來作為解二次方程式的工具,而是誕生在三次方程x3= 15x+ 4解法的懷抱中。這不是很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嗎?
參考資料:
李文林主編,1998,【數學珍寶】,北京:科學出版社。
洪萬生,1991,【孔子與數學】,台北:明文出版社。
Dunham, W.,1998,【天才之旅】,台北:牛頓出版社。
Kline, M.,1983,【數學史】,台北:九章出版社。
Glas, E., 1988, ‘Fallibilism and the Use of History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Science & Education 7:361-379.
Kleniner, I., 1988, ‘Thinking the Unthinkable: The Story of Complex Numbers(with
a Moral)’. Mathematics
Teacher. October. 583-592.
Nahin. P. J., 1998, An Imaginary Tale: The Story of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CTM, 1989, Historical Topics for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Washington, D. C.: N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