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與詩文

台師大數學系 洪萬生教授

        在本期通訊中,陳昭蓉翻譯、整理了『Historia Matematica討論群』網頁上有關數學家之文學素養的討論,值得數學社群成員當成茶敘之談助!

        此一討論緣起於有一位討論群成員對俄國桑雅•卡巴列夫斯基(Sonya Kovalevskey / Sofya Kovalevskaya, 1850-1891)的一段回憶,應該是出自柏林學派大師維爾斯特拉斯(Karl Weierstrass)一席話對她的啟示時說:「很多人由於從來沒有機會通曉更多的數學,都把數學和算術弄混在一起,而認為它是一門枯燥乏味的科學。實質上,它倒是一門需要大量想像力的科學呢。本世紀一位數學家領袖就非常正確地陳述這種情形。他說:要成為數學家,不可能不是心靈上的詩人。」

        上述卡巴列夫斯基的告白,目的在於說明何以她可在數學和文學上同享盛名。事實上,就數量而言,卡巴列夫斯基的文字作品(含小說、散文、戲劇、詩歌等等),遠遠超過她的數學創作。可惜,她儘管被數學史家推許為俄國十九世紀偉大數學家之一,但是,她的文學作品卻無法與當代大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普希金等人相提並論,蓋專業不足故也。

        不過,本文無意進一步討論桑雅•卡巴列夫斯基如何依偎在數學與文學這很難令人聯想在一起的兩個領域之間。我們其實只想隨手摘錄金元李冶與明朝宋應星的幾首七律,讓讀者在吟詠之餘,也能多少體會數學vs.人文的歷史意義吧!

       (一)李冶〈瀟湘夜雨〉:

    遠寺孤舟墮渺茫,雨聲一夜滿瀟湘。
    黃陵渡口風波暗,多少征人說故鄉。

        (二)宋應星〈憐愚詩〉兩首:

      一人兩子算盤推,積到千年百萬胎。
      幼子無孫猶不瞑,爭教殺運不重來。

      著述詩書吐肺肝,目前身後幾人看。
      裝成圈點吾徒炫,假序名公識者彈。

參考文獻:

孔國平,1988 《李冶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洪秀敏,1998 《女性主義、數學史以及數學教育》,台灣師大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Osen, Lynn (彭婉如、洪萬生合譯) 1997,《女數學家列傳》,台北:九章出版社。

Koblitz, Ann Hibner, 1983, A Convergence of Lives. Boston / Basel / Stuttgart: Birkhauser.

Kovalevskaya, Sofya, 1978, A Russian Childhood.New York / Heidelberg / Berlin: Springer-Verl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