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HPM通訊』心得                              

台師大數學研究所教學碩士班 孫梅茵

剛畢業的我本著一股熱情,抱持與學生年齡相近較易感受學生的思想 (筆者任教高中),那時的我也曾想過,有一天教書好些年之後,是否仍像一些持續不斷付出的長者,又有素養、又有品味的教師,且能繼續保持源源不斷的能量,來面對數學及學生?

我除了喜歡數學之外,也喜歡文學、詩集、或一些傳記,也喜歡音樂,在課堂常將數學比喻如同我喜好的音樂給學生聽,有時我曾懷疑這是否是不務正業,但我只是想將數學用不同方式來生活化,減少學生對數學之恐懼感,以提高學生對數學之興趣。與HPM中提到教師運用數學史第二個層面:在歷史的脈絡中,比較數學家所提供的不同方法,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全方位的認知相契合。

透過所謂HPM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是指ICMI的一個研究群,專門推動數學史與數學教育之關聯。我終於可以發現一些相同的理念 (但我的概念不是很完全),以及更多延伸的話題,及更精緻的東西。正如HPM第三菤第五期桑雅的偉大師傅卡爾•外爾斯特拉斯 (Karl  Weirstrass1815-1897) 的洞見:「傑出的數學家不可能不是心靈上的詩人」數學和文學一樣,它是一門需要大量想像力的學問。因此我想我對數學持續不滅的熱情,是如同詩人感知了一般人所沒有感知的東西,看得比一般人深,數學家也作同樣的事。這樣優游在數學思考中,如同詩人、畫家、音樂家的感受,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

我想到法國批評家聖•佩甫 ( Charles-Augustin  Sainte-Beure1804-1869) 在〈什麼是經典〉一文中:真正的經典作者豐富了人類心靈,擴充了心靈的寶藏,令心靈更往前邁進一步,發現一些無可置疑的道德真理,或者在那似乎已經被徹底探測瞭解了的人心中再度掌握住某些永恆的熱情,他的思想、觀察、發現,無論以何種形式出現,必然開闊、寬廣、精緻、通達、明晰,而優美;他訴諸屬於全世界的個人獨特風格,對所有的人類說話,那種風格不依賴新辭彙自然清爽,歷久彌新,與時並進。

瀏覽HPM時已夜深想了,我正想沉澱一些思緒找尋一條實際的通路,於是隨手放一片BACH,一般巴哈BACH對年青人是難以打動,最近我經友人介紹,他將巴哈的音樂融合爵士(加上一杯香濃的咖啡─情境) 觸動我內心深處,聽到就會難以自拔。同樣對於數學一直承受挫折,一些被老師,或分數打壓的學生,站在第一線的你如何將難懂的數學,以不同方式切入他們的心裡是值得我們努力的。就像HPM裡「遠距離學習中的柏拉圖修辭:Bobert Record如何在家學習者」以大師及學者以對話方式切入讀者,正如同文學家卡謬透過戲劇表達給觀眾,為追求客觀性與準確性的人生態度有關 (卡謬的卡里古拉)

我就這樣寫一些拉雜的讀後感想,只是想說我找到一些想法,更加貼切的說,在HPM通訊中,可以循找到一些我想要的脈絡,或許對我這不是很專業,但又有點感性加理性的女子,不敢言論研發教學策略,提昇教學品質,但是在這裡我找到理想Id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