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法義》的第九題『以平鏡測高』:HPM的反思

                                 台師大學數學研究所教學碩士班 麗山國中 蕭文俊老師                            

    一、    驚喜

        測量全義的第九題以平鏡測高(附錄圖一),竟然就是國中數學課本第五冊第一章相似形中第56頁的第1題(附錄圖二)。這份資料對我而言真是太珍貴了,因為明年我的任課班(22班)在這一段課程中,將享受一份全新的教法,我相信會比以前的方式來的更有效。

        二、   以前的教法

師曰:請翻開課本第56頁,各位同學請看第(1)題,前幾節各位同學所學
     
的相似形是非常有用的,我們可以用它來量樹的高度,那要如何做
     
呢?老師希望各位同學睜大雙眼看看這個圖形、、、、思考、、、、
     
有哪位同學告訴老師你的發現?
甲曰:我看到兩個相似三角形。
師曰:很好,甲生看到了兩個相似(大聲強調)三角形,不知有哪位同學對
     
甲生的發現有什麼意見?
乙曰:為什麼那兩個三角形會相似呢?
師曰:很好的問題、、、、、、證明、、、、、、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質算出
     
樹高。

         三、    未來的教法

師曰:請翻開課本第56頁,各位同學請看第(1)題,前幾節各位同學所學
     
的相似形是非常有用的,我們可以用它來量樹的高度,那要如何做
     
呢?老師希望各位同學睜大雙眼看看這個圖形、、、、、、思考、、、、、、
     
有哪位同學告訴老師你的發現?
甲曰:我看到兩個相似三角形。
師曰:很好,甲生看到了兩個相似(大聲強調)三角形,不知有哪位同學對
     
甲生的發現有什麼意見?
乙曰:為什麼那兩個三角形會相似呢?
師曰:很好的問題。
     
打出(投影片一)
     
古人很早就會利用相似三角形來計算樹高之類的問題。
     
甲生不容易喔!這種方法在古代可是秘密,只有大臣能看的,他卻能
     
一眼看穿。
     
打出(投影片二)
     
乙生更了不起了,簡直就像徐光啟一樣偉大。所以請你們回家查一下
     
資料,下週再來做分享。
     

一週後、、、、、、由同學們的分享,確實地證明了兩個三角形相似、、、、、、

利用三角形相似性質算出了樹高。

        四、             結語

        身為教育工作上第一線的我,已在國中任教近十五年的年頭,近年來卻屢屢為與學生之間的教學互動所苦,在教材日益精熟之際,卻也不免流於陳年老套的惡性循環之中,正所謂老狗變不出新把戲,對於自許為專業教師,實為一大羞恥。
   
何其有幸能參與這個『人文社會科學史料典籍研讀會』,在各位老師的引讀之下,倘佯於數學歷史演進的脈絡之中,每每在單純的歷史人物或事件之間,不由自主的就與國中教材起了或多或少的連結,在日益枯竭的教學園地中,似乎又多了一股源源不絕的活泉。衷心期盼這個『人文社會科學史料典籍研讀會』能夠持續下去,更盼望研讀會的老師們都能隨時將心得與啟發分享給大家,共同灌溉這塊屬於大家的HPM園地。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