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M為鑑:數學史可以從HPM學到什麼?

                                                   台師大學數學系 洪萬生教授

        有關代數學史的發展歷程,十九世紀末德國史家 Georg Heinrich Ferdinand Nesselmann (1811-1881) 曾經提出一個『三階段說』,亦即:文辭代數 (rhetoric algebra)、簡字代數 (syncopated algebra) 與符號代數 (symbolic algebra),並以此來刻畫西方代數學(含阿拉伯數學)的發展風貌。誠然,從古埃及與巴比倫的文辭代數,經古希臘戴奧弗多斯 (Diophantos,第二世紀) 的簡字代數,而發展到十六世紀韋達 (F. Vieta) 的符號代數,終於大功告成。其中九世紀的阿拉伯人,乃至於十六世紀的義大利卡丹諾 (G. Cardano) 再怎麼有貢獻,由於都只是表現了文辭代數,所以當然算是作了鋪路的工作而已。

這種階段說的迷人之處,其實正呼應了西方學界的進步史觀,顯然,它也反映了一種要跟『落伍的』過去文明劃分界線的決絕態度。一旦承認了代數符號法則 (symbolism) 的進步性乃至於優越性,那麼,評論一個文明的數學成就,往往就成了測量它距離符號法則有多遠的工作了。這種通稱為『輝格式』(Whiggish) 史學研究的進路,在幫助我們瞭解古代數學文本時,固然有它的必要性,但是,過渡糾纏的結果,卻很容易簡化歷史演化的錯綜複雜現象,而忽略了數學發展的『在地意義』(meaning in context) 了。事實上,即使史家能夠警覺此一『三階段說』的解釋限制,譬如中國數學史大師錢寶琮,曾注意到中國宋元『天元術』與此說的格格不入,而將天元術刻劃為一種『器械代數學』。然而,錢寶琮之論儘管已經照顧到了中國脈絡,但是,頂多只是點出此說不適用於東方數學傳統罷了。

        一九七0年代以來,由於數學社會史 (social history of mathematics) 的蔚為風潮,所以,這一類不顧脈絡的『階段說』,在數學史家社群中遂逐漸失寵,他們好像認為只要不理會它就行了。儘管如此,數學教育家如鼎鼎大名的 Anna Sfard,在研究數學概念的對偶性格時,卻仍然引述了這種『三階段說』,此說之魅力由此可見。

最近,荷蘭 Utrecht 大學的Freudenthal研究所之新科博士 Barbara van Amerom,在她的的博士論文中,引述了Luis Radford的觀點,而認為『簡字代數』不能成為代數學發展的一個中繼階段,充其量它只是一種技術性的權宜之計罷了。Radford從社會文化的觀點來看,他發現在歷史上書寫與印刷的技術限制,相當自然地導致了文字的縮簡。因此,Van Amerom指出:學生的記號之進步性形式化 (progressive formalization of notation) 是否伴隨著(歷史上)數學抽象化的過程 (process of abstraction),還有待深入研究。無論如何,她的觀察提醒我們,十九世紀末以降數學史研究中一些相當樸素的觀點或結論,在現代的數學教育與認知科學的映照下,必須大幅度修訂甚至於徹底地揚棄。這正是數學史家可以從HPM甚至於數學教育學習到的啟示。

附記:感謝 Barbara van Amerom惠贈她的博士論文,我們才有更豐富的HPM文獻!

參考文獻

Dauben, Joseph W., Christoph J. Scriba eds., (2002). Writing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Basel / Boston / Berlin: Birkhause Verlag. 

Klein, Jacob (1968). Greek Mathematical Thought and the Origins of Algebra.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Radford, Ruis (1997). “Psychology, Historical Epistemology, and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Towards a Socio-Cultural History of Mathematics”, For th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17 (1): 26-33.

Sfard, Anna (1991). “On the Dual Nature of Mathematical Conceptions: Reflections on Process and Objects as Different Sides of the Same Coin”,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22: 1-36. 

Van Amerom, Barbara A. (2002). Reinvention of Early Algebra: Developmental research on the transition from arithmetic to algebra. Dordrecht: Thesis Utrecht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