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數隨筆

竹北高中 洪誌陽老師

        三月下旬參加了學校的一場實習生的教學觀摩會,上課內容是對數的首數與尾數的應用。他的處理很“標準”,是利用課本的例子:估算230是幾位數及最前面一位數字是多少來做討論的。處理很簡單,只要將其取對數即可:

log230=30log2=30×0.3010=9.030

因為首數是9,所以230與109同級,是十位數。而尾數0.030介於0=log1與0.3010=log2之間,所以最前面一個數字是1。其實我們可以知道的更多。利用課本後面的對數表可知

log1.07=0.0294<0.030<0.0334=log1.08

所以230大約是1.07...×109

        不過大部分我們都沒有處理誤差的問題。譬如說,上列的估計值前三位都對嗎?似乎就沒有一定的把握(當然在這個例子中是正確的)。我們其實很容易找到例子是首位數字(甚至連位數都)會發生問題。例如:21000

log21000=1000log2=301

的尾數竟然是0,當然不可能。這很明顯是因為我們使用的0.3010只是log2的四位近似。以我自己的經驗而言,學生對誤差的意義是不重視的,雖然我們很容易舉例子讓他們相信(註一)。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若能在這裡舉些例子讓學生思考產生衝突,再讓他們自己解決,應該是一個機會讓他們體會在做估算時,誤差控制的重要性。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其實學生不見得有興趣去估算230。我們要如何給予這個例子動機化?在這裡我倒覺得264比230好,因為至少我們在第一冊講過一些關於264的故事(雖然它比230難算)。利用折紙來舉例也很好:

假設一張報紙厚0.01公分,請問對折12次後多厚?(註二)

我只是想說,學數學的人會自然認為數學問題是有意義的;但對一般人而言,吸引力不見得很大。佛經上講: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教學亦然,以適當的情境或問題引入討論,是數學老師要時時記在心上的。

        從歷史來看,對數的出現是為了簡化計算的,甚至在這個世紀初,對數尺仍然是重要的計算工具。基礎數學的提法是定義對數之後,先講運算性質,再用函數的觀點切入討論,然後再講對數表。這種講法當然是數學家們心中的理想邏輯順序。不過邏輯上的為什麼常常不是心理上的為什麼。對一個學習者而言,一個真實或擬真實(註三) 的情境,常常對他們的啟發更大。例如我們可以先造一個簡單的對數表: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1024

 

先利用它計算32×64,1/8×512等,再問3×25=?,自然而然會提出32的幾次方 (ab的幾次方) 的問題。這樣可以讓對數定義的提出變的很合理。

        對數的出現背景介紹,對學生學習也有正面的幫助。當時航海、商業、天文等方面的計算需求,導致了對數的出現,而它的想法是很樸素的(就是上面那張對數表)。甚至可以提及Napier處理的基本想法、缺點,及Briggs常用對數表的處理(註四)。第一張對數表花了Napier二十年,誰能不被震撼?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典範,學生可以從中學到,一套似乎繁瑣的理論,起源的想法是那麼簡單;而且一個想法的完成,是要堅持與毅力的。

        對數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應用,可以用Kepler行星運動定律的發現來說明。以前學物理時,看到、聽到的都是說Kepler透過數據觀察而發現了第三行星運動定律。我一直覺得他很厲害,竟然能從那些數據中看出 。例如下表為太陽系九大行星的軌道半徑與週期一覽表(取地球的軌道半徑與週期均為1)

T

0.24

0.62

1

1.88

11.86

29.46

84

164.8

247.7

R

0.46

0.72

1

1.64

5.36

9.91

19.2

30.1

39.5

想從表中看出是不容易的。不過對會使用對數座標軸的人而言就比較簡單了。

 

logT

-0.62

-0.21

0

0.27

1.07

1.47

1.92

2.22

2.39

logR

-0.34

-0.14

0

0.21

0.73

1

1.29

1.47

1.69

        我們可以較容易的觀察到大約2logT=3logR (註五)。你瞧,學了對數還蠻有用的,不是嗎?

以上所述,只是一些雜感和個人意見。我只是覺得,教學生會解類似下面的問題不是很有趣罷了。

x,y為自然數,logxlogy之首數均為1logx之尾數為logy尾數之3倍,求x,y=

註一:我常舉的例子是電影阿波羅十三回航時,航道角度的誤差只要一點點就會讓他們回不了地球。

註二:也許有人會說這個提法學生一樣可能沒興趣,但至少比原來冰冷的問題好許多。而且這個問題的趣
            味性很高,事實上不太可能折12次。一般而言7、8次就很難了。而理由還可以丟給學生自己去想呢!

註三:我指的是真實的或虛構的(歷史)情境。

註四:當然不是詳談,但是像Napier 最初找的底: 1-10-7及Briggs後來採用的底:10,想法上都相當自然、
            簡單。

註五:我不知道Kepler是如何發現這個定律的,只是想說這種指數的關係式,透過適當的選用對數座標軸
            (也可以取X,logY或Y,log X) ,會變得相當容易觀察。另外,這兩個表是從曹亮吉老師那兒抄下
            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