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Gauss's Lemma 中我們需要算出 {a, 2a,...,a} 中有多少元素其除以 p 的餘數大於 (p - 1)/2. 若其個數為 n, 則 = (- 1)n. 由於 (- 1)n 的取值完全取決於 n 是奇數或偶數, 所以我們並不需精確地算出 n 為多少, 只需確認其為奇數或偶數即可. 以下我們將介紹一個判別 n 為奇或偶的方法, 不過由於我們要考慮的 其中 q 為奇質數, 所以底下的方法中我們僅考慮 a 為奇數的情況.
為了方便我們先介紹一個符號. 給定一實數 r, 我們令 [r] 表示小於等於 r 的整數中最大的整數. 例如若 表圓周率, 則 [] = 3. 又例如 [- 5.2] = - 6. 要注意當 m, n 是正整數時 [m/n] 即為 m 除以 n 的商.
利用 Corollary 5.3.4 以及 Lemma 5.4.2, Lemma 5.4.4, 我們知給定一奇質數 p, 要計算一個奇數 a 其 之值, 我們只要計算 [ka/p] 之值即可. 若其值為 N, 則得 = (- 1)N. 例如要求 , 我們只要計算 [5/11] + [10/11] + [15/11] + [20/11] + [25/11]. 算出其值為 4, 故知 = (- 1)4 = 1.
接著我們要利用 Lemma 5.4.4 來計算 . 很容易理解算 不止和 p 有關也和 q 有關, 所以我們要探討 和 的關係. 由於 p, q 皆為奇質數, 我們都可以利用 Lemma 5.4.4 來計算 和 . 因此我們要探討 [kq/p] 和 [lp/q] 之間的關係.
在探討此問題前, 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r] 這個整數. 當 r 是正的實數時, [r] 之值就是所有滿足 0nr 的正整數 n 的個數. 在座標 xy-平面上, 我們稱 x-軸及 y-軸座標皆為正整數的點為``正格子點''. 依此看法, 當 k 是正整數時, [kq/p] 之值就是直線 x = k 在 0ykq/p 之間的正格子點個數. 而當 l 是正整數時, [lp/q] 之值就是直線 y = l 在 0xlp/q 之間的正格子點個數. 利用這種觀點, 我們有以下之結果.
在 T 中的任意正格子點 (m, n), 依定義需滿足 m, n 且 0mp/2 及 0nq/2. 因此由 p, q 為奇數知在 T 中的正格子點個數為 .
另一方面在 T1 中的正格子點 (k, s), 依定義需滿足 k, s 且 0kp/2 及 0skq/p. 也就是說 k 需滿足 1k(p - 1)/2, 且給定 k, 則 0skq/p. 換句話說要計算在 T1 中的格子點, 等於在計算給定 k 且 1k(p - 1)/2 時 會有多少 s 滿足 0skq/p, 再將所有 k 所算得之結果加起來. 然而對任意的正整數 k 符合 0skq/p 的正整數 s 的個數為 [kq/p]. 所以在 T1 中的正格子點數為 [kq/p]. 同理在 T2 中的正格子點數為 [lp/q].
在 T1 和 T2 的交界, 即滿足 y = (q/p)x 且 0xp/2 的線段上會不會有正格子點呢? 若 (m, n) 為其上之ㄧ正格子點, 則我們有 pn = qm 且 1m(p - 1)/2. 然而由 pn = qm 可得 p| qm, 再因 p, q 為相異質數故由 Proposition 1.2.7(1) 知 p| m, 此和 1m(p - 1)/2 相矛盾. 故知在 T1 和 T2 交界的線段上無正格子點. 因此在 T1 和 T2 上的正格子點數之和恰為在 T 上的正格子點數, 故得證
當 p, q 為相異奇質數, 若 M = [kq/p] 且 N = [lp/q] 由 Lemma 5.4.4 知 = (- 1)M 且 = (- 1)N. 而 Lemma 5.4.5 告訴我們 M + N = (p - 1)(q - 1)/4, 故得
假設 p = 4k - 1 且 q = 4k' - 1 其中 k, k' (即 p q - 1(mod 4)). 則 (p - 1)/2 = 2k - 1 且 (q - 1)/2 = 2k' - 1, 故得
剩下的情況為 p 和 q 中至少有一個在 modulo 4 之後餘 1. 不失一般性就假設 p 1(mod 4). 此時 p = 4k + 1, 其中 k , 故得 (p - 1)/2 = 2k. 而 (q - 1)/2 必為整數故知
要注意 Theorem 5.4.6 要在 p, q 為相異奇質數時才適用, 否則若 q 不是奇質數, 這個符號是沒有定義的. 雖然 Theorem 5.4.6 並沒有明確告訴我們 之值為何, 但是可利用 之值來求得 . 一般來說將 的問題反轉成 的問題就像輾轉相除法一樣, 可以快速的將問題簡化. 這是因為一般來說利用 Lemma 5.3.2(2), 要求 時, 可假設 q < p, 所以一反轉成 時我們已將一個 modulo 比較大的 p 的問題簡化成一個 modulo 比較小的 q 的問題. 例如求 , 由於 101 1(mod 4), 故得 = . 所以馬上將 modulo 101 的問題轉成 modulo 7 的問題, 自然變得簡單. 事實上 = , 可馬上驗證知 = - 1 (或再用一次 Theorem 5.4.6 得 = - = - = - 1). 所以得知 = - 1. 總而言之, 對於一般的相異奇質數 p, q, 我們沒有辦法由 p 和 q 馬上得知 之值. 但是利用 Theorem 5.4.6, 我們可以很快速的將問題化簡而求出其值. 最後我們來看一個例子整合這一節中學到的方法.
當然了當初若看出 539 = 72×11, 則馬上得 = = . 再因 631 11 3(mod 4) 以及 631 4(mod 11)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