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第一卷第一期至第六卷第十二期

                                           張復凱、歐士福與蘇惠玉

 

本索引按『HPM相關』、『數學史』、『數學教育』、『數學哲學』、『數學美學』、『人物傳記』、『語源』、『碩士論文摘要』、『數論』、畢氏定理』、『代數』、『幾何』、『三角』、『證明法』、『對數』、『機率、組合與統計』、『度量衡』、『多元文化數學』、『電腦輔助』、『研討會』、『Information』、『新書櫥窗』、『書評』、『數說新語』以及『網路大公開』等25類(暫時分類),各自歸入相關文章。其中括號內為作者或譯者名字),隨後之阿拉伯數碼如 1(1) 代表第一卷第一期、2(8/9) 代表第二卷第八、九合刊期,其餘類推。

 

§     HPM相關

如何在課堂上使用數學史(洪萬生 1(1)

HPM隨筆(洪萬生 1(2)

HPM98馬賽行(洪萬生 1(3)

HPM隨筆(二)數學史與數的教與學(洪萬生 2(4)

數學千禧年:歷史、文化與教育(洪萬生 2(8/9)

數學家傳記的教育意義與價值(洪萬生 2(10)

—“Biography in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讀後心得(林倉億 2(10)

傳記在數學課堂上的使用(陳鳳珠 2(10)

試析〈Biography in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一文(蘇俊鴻 2(10)

—Biography in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心得報告(謝佳叡 2(10)

心得分享:閱讀VICTOR J. KATZ《在數學教學中使用數學史的一些要領》(Some Ideas on the Use of History in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林倉億 2(10)

HPM的法國經驗:在教學中融入古代數學問題(洪萬生  2(11)

「貼近」古典,向大師學習(洪萬生 3(1)

如何詮釋數學文本(洪萬生 3(6/7)

HPM 2000台北後記(洪萬生 3(8/9)

科技在配合歷史的數學教學中之運用 -- 由數學史所得到啟示的現代科技教學(黃清揚 3(8/9)

當東方遇見西方(蘇意雯 3(8/9)

「從對數學式子的評價探數學教師的數學觀」-- 數學史知識需求面相的另一種思考(謝佳叡 3(10)

與大學生談埃及數學在教學上的應用(林倉億 4(1)

參加一九九六HPM研討會有感(洪萬生 4(5)

『數學教師專業發展』課程介紹:『數學史與數學教學』(洪萬生 4(6)

數學史在數學的教與學中的定位(葉吉海 4(7)

介紹John Fauvel “Using History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一文(林倉億 4(7)

賦予模型力量:以解放黑奴運動為例(陳鳳珠 4(7)

幾何『修辭』:笛卡兒 vs. 歐幾里得(黃清揚 4(7)

遠距離學習中的柏拉圖修辭:Robert Record如何教在家的學習者(蘇惠玉 4(7)

『古代數學文本在課堂上的使用』研究心得(洪萬生 4(12)

數學文本與問題意識(洪萬生 5(1)

〈歡樂123—奇幻園地〉影帶HPM教學(彭君智 5(1)

如何利用古代數學文本作為認知的媒介?(洪萬生 5(5)

關於漢字文化圈數學教育的幾點思考(夏瑁) 5(10)

中東古文明數學巡禮(英家銘) 5(11)

中算史中的「張本例」(generic example)洪萬生 5(12)

中東古文明數學巡禮2:巴比倫文明起源、六十進位法及其影響(英家銘) 5(12)

HPM為鑑:數學史可以從HPM學到什麼洪萬生 6(1)

 中東古文明數學巡禮系列之三:巴比倫代數舉隅及其『張本例』(generic example) 的特性英家銘 6(2/3)

向大師學習!洪萬生 6(6)

閱讀文章感想:〈π是什麼?〉阮錫琦 6(6)

數學史如何融入國小二年級的數學領域賴姝秀 6(6)

又一批數學史/HPM的生力軍!洪萬生 6(7)

八月份的HPM喜訊洪萬生 6(8/9)

堂堂進入第六年:記《HPM通訊》發行滿五十期洪萬生 6(10)

HPM的發展史:1976-2000歐士福 6(10)

 

§         數學史

郭書春來訪(洪萬生 3(10)

《算數書》特刊(洪萬生 3(11)

Andrew Wiles vs. 華蘅芳:治算心得的譬喻(洪萬生 4(2/3)

二十一世紀的《算經十書》(洪萬生 4(4)

「韓國數學史討論班」工作報告(洪萬生 4(8/9)

從一封函札看中韓儒家明算者的交流(蘇意雯 4(8/9)

陳厚耀〈錯綜法義〉研究(朱家生、吳裕賓 5(1)

『中日韓數學史料典籍研讀會』計畫簡介(洪萬生 5(2,3)

《算數書》部份題名的再校勘(洪萬生、林倉億 5(2/3)

《算數書》『少廣』一問的反思(林倉億 5(2/3)

《張家山漢簡《算數書》註釋》讀後有感(吳任哲) 5(2/3)

《算數書》研究論文目錄(洪萬生 5(2/3)

《幾何原本》()文本研讀內容摘要(洪萬生 5(4)

《測量法義》文本研讀(潘玉樹 5(5)

《幾何原本》(二)文本研讀內容摘要(林倉億 5(6)

 人文社會科學史料典籍研讀會之《測量全義》導讀(彭君智 5(6)

 《測量異同》文本研讀內容摘要(楊瓊茹 5(6)

《同文算指》的承先與啟後及其評價(陳敏皓 5(7)

《勾股舉隅》、《幾何通解》文本研讀內容摘要(黃清揚 5(89)

關於《算數書》體例的一個備註(洪萬生 5(10)

《平三角舉要》、《方圓冪積》文本研讀內容摘要(陳彥宏 5(10)

 《平三角舉要》與《方圓羃積》初探(彭良禎 5(10)

八百年前的《計算書》(洪萬生 5(11)

韓國數學文本《九章術解》卷一校勘(蘇俊鴻 5(11)

《九章術解》卷二校勘(陳鳳珠 5(11)

《赤水遺珍》初探(王文珮 5(11)

《九章術解》卷三校勘(蘇意雯 5(12)

《九章術解》卷四校勘(蘇惠玉 5(12)

《九章術解》卷五校勘楊瓊茹 6(1)

《九章術解》卷六校勘葉吉海 6(1)

《九章術解》卷七校勘黃清揚 6(2/3)

《九章術解》卷八校勘林倉億 6(2/3)

 魅力無窮的祖率: 洪萬生 6(4)

閒話圓周率(許勝溢 6(5)

三大作圖題蘇惠玉 6(6)

 何以算書重乘除而輕加減?王文珮 6(10)

圓亭:劉邦「亭長」時代的衙門?洪萬生 6(11)

數學與戰爭 (張復凱) 6(12)

 

§         數學教育

淺談國中數學科的教學心態(謝新傳 1(1)

我對數學教育的看法(陳豐榮 1(1)

從數學史面向探究「女人學不好數學」的刻板印象(洪秀敏 1(3)

教師十戒(何耿旭、陳彥宏、洪誌陽合譯 2(2/3)

透過「寫作」促進數學學習(謝佳叡 2(4)

科展二三事(彭君智 2(7)

數學教師教育的重新設計(林福來、蘇惠玉 2(7)

你願意再次參與「數學之旅」嗎?(唐書志 3(1)

數學教師成長的範例(洪萬生 3(2/3)

從科學教育看數學教育(林倉億 3(5)

數學史、數學教育與終身學習:來自紐澳的啟示(唐書志 3(8/9)

數學為何重要?──從《孫子算經》序談起(林炎全 4(7)

 「數學教育研究方法研習營」後記林旻志 6(1)

【數學教育研究方法研習營】後記陳彥宏 6(1)

閱讀文章感想陳敏皓 6(5)

閱讀及教學心得陳啟文 6(5)

高中教材中的故事分析郭嘉慧 6(5)

宜蘭縣首屆Super教師高中職得獎心得陳敏皓 6(10)

棒球比賽中的數學謝伯榮 6(11)

蘭陽女中數學科研習心得陳敏皓 6(11)

數學步道之實務經驗談-以羅東國中為例林肯輝 6(11)

 

§         數學哲學

數學哲學:柏拉圖vs. 亞里斯多德(蘇意雯) 2(1)

HPM隨筆(三):數學哲學與數學史(洪萬生) 2(6)

柏拉圖【米諾】中的數學哲學對話(上)(陳昭蓉譯) 2(12)

柏拉圖【米諾】中的數學哲學對話(下)(陳昭蓉譯) 3(1)

兩種不同的數學典範:東方與西方(蘇俊鴻) 3(8/9)

 

§         數學美學

羅浮宮:科學與藝術的結晶(洪萬生) 2(2/3)

音樂中的數學(謝佳叡) 2(8/9)

數學小品之一:數學,音樂,明星臉(謝佳叡) 2(8/9)

易經與數學:焦循的數理《易》學(蘇俊鴻) 2(8/9)

最美的數學式(謝佳叡) 3(4)

數學與詩文(洪萬生) 3(5)

數學與詩I(陳昭蓉) 3(5)

數學與詩II(陳昭蓉) 3(6/7)

數學之美淺談美學與數學美學(黃哲男) 3(6/7)

「最美的數學式」讀後感(陳啟文) 3(6/7)

HPM 2000論文發表觀後感(謝佳叡) 3(8/9)

數學郵票中的歷史風華(洪萬生) 4(8/9)

 

§         人物傳記

利馬竇小傳(黃清揚) 4(2/3)

阿波羅尼奧斯問題(楊建泰) 4(2/3)

除了兔子之外--談斐波那契(蘇意雯) 4(4)

史都克 (Drik Jan Struik. 1894-2000):堅毅的數學家、數學史家與馬克斯主義(黃清揚) 4(5)

John Fauvel 紀念專輯(上)(洪萬生) 4(6)

英年早逝事業長存:紀念英國數學史家與數學教育家John Grant Fauvel(徐義保) 4(6)

John Fauvel 紀念專輯(下)(洪萬生) 4(7)

序傅種孫先生的《幾何基礎研究》(劉鈍、Joseph Dauben 4(7)

奧馬海亞姆:阿拉伯數學家、天文學家、詩人及哲學家(黃清揚) 4(11)

計算天才-阿爾卡西 (Jamshìd al-Kãshì)(陳彥宏) 4(12)

尚書數學家顧應祥(王連發) 5(5)

阿貝爾兩百年與兩百年的阿貝爾(洪萬生) 5(8/9)

哥廷根學派的領導人-Felix Klein(顏志成) 6(4)

「中人算學者」李尚爀(吳秉鴻) 6(4)

不朽的科學史家I. Bernard Cohen(王文佩) 6(7)

 

§         語源

數學課堂上的另類話題(陳啟文) 4(2/3)

Algebra的語源(楊瓊茹) 4(5)

 

§         碩士論文摘要

《清代算學家駱騰鳳及其算學研究》摘要(陳鳳珠) 4(7)

《《同文算指》之研究》論文摘要(陳敏皓) 5(7)
《句股算學家顧應祥及其著作研究》論文摘要(王連發) 5(7)
《中國清代17231820年間的借根方與天元術》論文摘要(林倉億) 5(7)
《中國13681806年間的句股術發展之研究》論文摘要(黃清揚) 5(7)
《李朝世宗時期的朝鮮數學》論文摘要(葉吉海) 5(7)
《楊輝算書的探討;一個HPM的觀點》論文摘要(王文佩) 5(7)
《清代算學家徐有壬及其算學研究》論文摘要(阮鍚琦) 5(7)
《清代算學家戴煦及其算學研究》論文摘要(陳啟文) 5(7)
《明代算書《算法統宗》》論文摘要(陳威男) 5(7)

朝鮮算學家慶善徵《默思集算法》初探》摘要(李建宗) 6(7)
《明代曆算家周述學及其算學研究》摘要(楊瓊茹) 6(7)
《從《籌解需用》看洪大容的數學與實學思想》內容摘要
(洪宜亭) 6(7)

《朝鮮算學家學習中國古代數學文本的轉化》摘要(蕭文俊) 6(8/9)
十九世紀西洋數學在東亞的傳播》摘要(李佳嬅) 6(10)

 

§         數論

數學小故事:上帝和月球— 6 vs 28 完全數(林倉億、邱靜如、余酈惠) 1(2)
數學小故事: 吵架的獨門解藥—220 vs 284親和數(林倉億、邱靜如、余酈惠)

1(2)

向大師學習part 1(林倉億) 1(3)

向大師學習part 2(林倉億) 2(1)

另一個千禧蟲(謝佳叡) 2(2/3)

《幾何原本》第VII卷定義之解讀(上)(謝佳叡) 2(4)

《幾何原本》第VII卷定義之解讀(下)(謝佳叡) 2(5)

埃及、印度的乘法(林倉億) 2(6)

0與沒有(林炎全) 3(1)

大算家vs. 小迷思:+ <0?(洪萬生) 3(2/3)

當斐波那契碰上孫子(洪萬生) 4(1)

斐波那契的數論研究(葉吉海) 4(4)

有多大?(葉吉海) 4(5)

數學族人(林裕意) 4(7)

中國剩餘定理(楊瓊茹) 4(10)

GELOSIA METHOD—從阿拉伯出發(楊瓊茹) 4(12)

 從一個問題說起:無窮(蘇惠玉) 5(1)

《算數書》趣題舉隅(洪萬生) 5(2/3)

無窮 vs. 教學123(黃茄峰) 5(11)

再談無窮(胡凱華) 6(2/3)

 

§         畢氏定理

「國中數學史教學」的經驗談之一(謝新傳) 1(2)

畢氏定理淺談(蘇意雯) 2(7)

虛擬演講稿:畢式定理探源(洪明賢) 4(10)

 

§         代數

負數的迷思(唐書志) 1(2)

康熙皇帝與符號代數(洪萬生) 2(1)

淺談數學史上二元一次方程式(林倉億) 2(2/3)

日本寺廟內的算學挑戰(蘇意雯) 2(8/9)

天元術vs. 點竄術(蘇意雯) 3(2/3)

方程式只能有一個根!?(林倉億) 3(2/3)

虛數 的誕生(陳鳳珠) 3(2/3)

教學日誌:為什麼是阿基米德開平方法(蘇惠玉) 4(2/3)

誰是牛頓拉福生?(楊瓊茹) 4(6)

* (黃哲男) 4(7)

阿拉伯代數在數學教學的應用:以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為例(陳鳳珠) 4(11)

虛數的妙用(蘇俊鴻) 6(5)

從幾何看 (蘇惠玉) 6(12)

 

§         幾何

看圖說話:
圓面積(洪萬生)2(2/3)

倍角公式 2(4)

不懂數學嘛也通(Ponpon 2(5)

Long Time AgoPonpon 2(11)

圖說一體、不證自明(洪萬生) 2(12)

幾何作圖 --「規矩」vs.「規」「矩」(謝佳叡) 2(12)

兩個證明的比較(蘇俊鴻) 2(12)

管窺集:〈圓錐截痕與二次曲線:一個數學老師的無聊之舉〉(洪秀敏) 2(12)

回應:管窺集〈圓錐截痕與二次曲線:一個數學老師的無聊之舉〉(鄭英豪) 3(1)

偉大數學家阿基米德的想法(陳鳳珠) 3(5)

介紹Frédéric Metin的文章:“Teaching Fortification as part of Practical Geometry: A Jesuit case”(把防禦工程學作為實際幾何學的一部分來教授:一個耶穌會的例子)(林倉億) 3(8/9)

The Notion of Volume in the Jiu Zhang Suan Shu,  and Japanese Mathematics(《九章算術》與日本數學中的體積概念)之內容簡介(陳鳳珠) 3(8/9)

利用『驢橋定理』探討國中教師之數學教學(吳任哲) 4(8/9)

阿拉伯的正七邊形作圖(葉吉海) 4(11)

劉徽之「割圓術」(徐梅芳) 5(10)

中立幾何、面積概念與非歐氏的III.36(英家銘) 6(10)

 

§         三角

和角公式的另一種表徵(張簡漢華) 3(1)

和角公式的迴響(汪曉群)  3(6/7)

三角函數公式的托勒密方法(蘇惠玉) 4(5)

中國的測量術(蘇俊鴻) 5(4)

《測量法義》的第九題『以平鏡測高』:HPM的反思(蕭文俊) 5(5)

 

§         證明法

有感覺的數學課(黃振順) 1(1)

管窺集:反證法論證的探究性教學(唐書志) 2(10)

反證法教學感想(黃哲男)  2(11)

我對「間接證法」的反思(王香評) 6(7)

 

§         對數

對數隨談(洪誌陽) 2(6)

試評析John Fauvel “Revisiting the History of Logarithms”一文(蘇俊鴻) 4(6)

數學史融入教學--以對數為例(蘇俊鴻) 6(2/3)

自然對數的底數e(趙國亨) 6(5)

 

§         機率、組合與統計

數學小品之二:機率與統計的奇妙現象(謝家叡) 2(11)

孟德爾的豌豆:統計和機率在遺傳學上的重要貢獻(陳夢綺) 3(2/3)

「古代數學文本在課堂上的使用」之教學報告單元:機率(蘇意雯) 3(10)

不一樣的組合數介紹(蘇俊鴻) 4(4)

「數學期望值」學習工作單(蘇慧珍) 6(8,9)

 

§         度量衡

餐飲數學度量衡(林裕意) 2(1)

「央行新鈔」與「國王的新衣」-- 45度也是60度(蔡仲彬) 4(1)

 

§         多元文化數學

多元文化數學的一個例子:布農族的木刻畫曆與時間、空間觀念(蘇惠玉) 3(4)

也談布農族繪曆(許進發) 3(6/7)

HPM多元文化數學讀後心得(黃淑華) 3(6/7)

因為關懷,所以有愛 談多元文化數學(廖學專) 3(6/7)

遺產問題與阿拉伯數學史(蘇意雯) 4(5)

John Fauvel教授之觀點看歷史多元文化論(蘇意雯) 4(6)

911之後讀伊斯蘭數學史(洪萬生) 4(11)

再談阿拉伯數學中的遺產分配(蘇意雯) 4(11)

 

§         電腦輔助

回應(黃哲男)3(10)

 

§         研討會

2001現實數學教育研討會:荷蘭與台灣 議程 4(12)

天津記行(陳冠良) 5(8/9)
天津之旅(陳敏皓) 5(8/9)
天津師大行旅(王文佩) 5(8/9)

PME26 英國行(蕭雅慧) 5(8/9)

「中學生做研究」研討會(楊瓊茹) 5(11)

2002數學論證國際學術研討會」後記(張瓊華) 5(11)

2002 ICTM-2希臘紀行(劉柏宏) 5(12)

Information『歷史、文化與資訊時代的數學教育』國際研討會 6(7)

訪日雜談 6(8/9)

Information:『歷史、文化與資訊時代的數學教育』國際研討會 6(11)

 

§         Information

數學科新進教師甄試筆試題目 5(10)

出版資訊(洪萬生) 6(11)

 

§         新書櫥窗

數學思考(Thinking Mathematically)、生活的數學 2(1)

The Fontana History of the Mathematical Sciences: the Rainbow of Mathematics 2(2/3)

The Joy of π(神奇的π2(6)

李學數說數學故事、衡齋算學校證、九章算術、算經十書、數學內外(數學教育文集)、數學哲學中的革命、孔子與數學(一個人文的懷想) 2(8/9)

數學立體模型製作、數學珍寶(歷史文獻精選)2(11)

中國古代數學、李儼 錢寶琮科學史全集、用漫畫來學幾何 3(4)

微積分之旅 3(10)

孫子算經 / 張邱建算經 / 夏侯陽算經 導讀、南北朝隋唐數學、祖沖之科學著作校釋、數學史辭典 4(4)

睡蓮方程式:學習科學的樂趣 5(1)

《在費曼之前》(Einstein & Co.: Eine kleine Geschichte Wissenschaft der letzten hundert Jahre in Portrats)  5(5)

從零開始 5(6)

阿草的曆史故事 5(11)

Japanese Temple Mathematical Problems 6(5)

數學史書寫的歷史發展 (Writing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6(6)

小學數學教學交流集『數有心得』、興雅國中數學步道 6(8/9)

 

§         書評

費馬最後定理(邱靜如) 1(3)

科普書籍書評專刊 ( I ):《幹嘛學數學》(林倉億)、《神奇的π》(陳鳳珠)、《笛卡兒,拜拜》(黃清揚)、《用漫畫來學幾何》(葉吉海) 3(12)

科普書籍評論part (II):《毛起來說三角》(蘇俊鴻)、《毛起來說e》(蘇惠玉) 4(1)

數學的語言化無形為可見(蘇意雯)  4(2/3)

《為甚麼要學習數學?》讀後感(杜雲華、游經祥、蘇慧珍、蘇意雯) 6(1)

《新天方夜譚》(陳敏皓) 6(2/3)

高中數學教師推薦高中學生課外讀物(陳敏皓) 6(7)

一段令人驚豔的邂逅 --《鸚鵡定理》讀後感(蘇俊鴻) 6(8/9)

 讀《數學學習心理學》心得(游經祥) 6(10)

希爾伯特的難題--評《希爾伯特的23個數學難題》(翁秉仁) 6(10)

 推薦 The Enjoyment of Math(黃哲男) 6(10)

數學史謎案(翁秉仁) 6(12)

 

§         數說新語

一個神學上的證明: GOOD ×1/O =GOD God is infinite good  2(4)

God to Kronecker 2(5)

 

§         網路大公開

www.nehs.hc.edu.tw/~ylyen (蘇惠玉) 2(5)

netcity1.web.hinet.net/UserData/lsc24285 (蘇惠玉) 2(7)

http://www.edp.ust.hk/math 2(8/9)

http://www-history.mcs.st-and.ac.uk/history/  (黃哲男) 3(10)

http://mail.mcjh.kl.edu.tw/~chenkwn/  (黃哲男) 4(1)

http://episte.math.ntu.edu.tw/people/ (陳啟文) 4(8/9)